教 学 目 标 |
1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 |
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,知道音乐与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,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|
|
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 |
能用诙谐、欢快的声音演唱《剪羊毛》,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,能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伴奏。 |
|
3、知识与技能目标 |
通过学习歌曲,进一步巩固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,能分析4个乐句的异同 |
|
教学重点 |
感受附点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表现力,用杯子为歌曲伴奏。 |
|
教学难点 |
分析歌曲四个乐句的异同,用诙谐、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。 |
|
学情 分析 |
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,学生思维敏捷,接受能力较强,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,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,做到声情并茂。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,体验感受、集体合作的能力需进一步重视和培养。 |
|
教学内容分析 |
《剪羊毛》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曲,歌词以生动的语言、形象的比喻描绘了“剪羊毛”这一劳动的情景,富于想象,很有童趣。歌曲为4/4拍大调式,由4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结构为“aa’ba’”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,使得歌曲的节奏富有弹性,歌曲情绪轻快活跃,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、轻捷的动作。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,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。 |
|
教学 策略 |
用游戏导入,吸引学生注意,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感受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乐句结构特点。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律动、念词等方法解决歌曲节奏和演唱上的难点。让学生用杯子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,激发学生间的合作能力,进一步体会歌曲欢乐的情绪。 |
|
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|
多媒体课件、杯子、等道具 |
|
教 学 过 程 |
|
教学程序 |
教师教的活动 |
学生学的活动 |
教具、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|
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|
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|
导入阶段 |
1、课堂常规:听音律动—拍掌“木头人”: 听音乐律动,按乐句暂停音乐(拍手),当音乐停止时请学生停止动作摆出动物造型 2、播放视频,聆听音乐,简介羊背上的国家引出《剪羊毛》 |
聆听, 律动, 互动 |
课件 |
1. 律动 2. 互动 |
让学生养成课堂常规,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律动、乐句的结构和音乐的情绪;让学生初步感受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等 |
展开阶段 |
1、 聆听音乐: 找出歌曲中旋律相似或相同的乐句。 2、分析乐句,学唱乐谱。 (在学唱乐谱的过程中主题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) 3、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4、合伴奏,分男女生合作完成。 |
1、聆听音乐,观察谱例,小组讨论找出乐句的异同。 2、了解歌曲结构,识读乐谱。 3、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要求学唱歌曲 4、拍手为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。 |
1、课件 2、板书 3、钢琴 |
1、提问 2、视唱 3、演唱 4、律动 |
1、初步感受歌曲的乐句特点。 2、通过学习乐谱解决歌曲的演唱重点 3、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情绪演唱歌曲,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。 4、 进一步感受音乐,培养学生间音乐合作的能力。 |
拓展阶段 |
用杯子歌为歌曲伴奏 1、教师展示 2、指导学生 |
1、复习杯子歌 2、观察并感受教师的展示 3、集体展示 |
杯子 |
1、合作 2、表演 |
1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,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,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。 |
结束阶段 |
1、课堂小结 |
1、聆听 |
|
1、互动 |
|
课后反思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